文章
老子《道德經》50句,值得反復品讀!
2023/10/06

《道德經》是春秋時期老子(李耳)的哲學作品,又稱《道德真經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為其時諸子所共仰,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(李耳)所撰寫,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。道德經分上下兩篇,原文上篇《德經》、下篇《道經》,不分章,后改為《道經》37章在前,第38章之后為《德經》,并分為81章。

《道德經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,對傳統哲學、科學、政治、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。

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,《道德經》是除了《圣經》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
下面我們來一起賞析《道德經》中的50句經典名言。

第八章  【原文】
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于道。居,善地;心,善淵;與,善仁;言,善信;政,善治;事,善能;動,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
【譯文】

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,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,給萬物提供滋養,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。

【感悟】

水是生命的源泉。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:「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。沒有障礙,他向前流去;遇到堤壩,停下來;堤壩出了缺口,再向前流去。容器是方的,它成為方形;容器是圓的,它成為圓形。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,比一切都強。」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不只看到自己,便能更明了世事;不自以為是,反而能更彰顯自己;不自我夸耀,反而能成就功業;不自高自大,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;因為不爭,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。

【感悟】「不爭」被道家視為一種天道自然準則,它實際上是一種以不爭為爭的君子之術和處世之方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地長久,天地之所以能長久,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,所以能夠長久生存。

【感悟】天地不自生,故能長生,老子以天地體現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類社會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狂暴的颶風刮不一早晨,傾盆大雨下不一天。

【感悟】老子主張「希言自然」,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。飄風、驟雨不能持久,故爾:暴政是不會持久的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十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,五音(鏗鏘)使人聽覺不敏,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,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,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。

【感悟】「五色」、「五音」「五味」本身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,老子并非主張禁欲,而是反對縱欲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九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把持擁有得多多的,不如適可而止。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,不可能保持長久。滿堂都是金玉,卻無法永久的守藏。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,只能自取災殃。

【感悟】老子以盈滿、銳利為譬喻,說明金玉滿堂、富貴而驕者容易招來災禍,主張「功遂,身退,天之道」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二章

【譯解】委曲反能求全,彎曲則能伸直,低洼反能充盈,破舊反能成新,少取反能多得,貪多反而迷惑。

【感悟】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語,老子主張用辯證的思想,來認識和把握社會生活的變化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十六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,堅守住靜的妙境,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。

【感悟】只有符合于自然,才能體現主宰萬物的道,只有符合于道,才能久遠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十九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保持本質淳樸無華,減少私心貪欲(就能為道無憂)。

【感悟】老子提出素樸、寡欲的主張。絲不染為素,木未雕為樸,見素抱樸謂:不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。老子主張人不能沒有欲望,但不可有貪欲,更不能縱欲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誠信不足,就會失去信任。

【感悟】 人無信不立,一個人不講信用,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三十七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,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。

【感悟】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。無為并非什麼都不做,無不為是對無為的作用的最高評價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踮起腳跟不能久立,跨步過大無法遠行。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,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,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,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。

【感悟】體現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。只有不違背自然,不去強以為意,才能達到目的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五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人取法地,地取法天,天取法道,道純任自然。

【感悟】 此句為老子理論的綱領,闡述了老子「道」的理論中與天、地、人之間的基本關系。「道法自然」,指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必須效法「道」,而「道」只是效法自己而已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六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輕率就會失去根本,躁動就會失去主宰。

【感悟】《老子校詁》云:「重謂寡欲自重,輕謂縱欲自輕,二者皆以治身言。靜謂清靜無為,躁謂急功好事,二者皆以治國言。」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三十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事物達到強盛之時,也就走向衰老。

【感悟】 物極必反,盛極必衰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三十六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要讓其收縮,必先讓其張大;要使其削弱,就先加強他;要廢除他,就先讓他興盛,要想奪取他,就先給予他。

【感悟】老子通過四對矛盾運動的分析,闡述了他的辯證法思想。他把這一原則歸結為「柔弱勝剛強」,并認為作戰和治國不能離開這一原則。

17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三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,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。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,戰勝自己才叫剛強。知道滿足者(總感到)自己富有,身體力行者(才說明)他有遠大的志向。

【感悟】此為老子精神修養論。了解自己,反省自己,戰勝自己,實為做人之至要。「自知者明」,「自勝者強」實為千古名言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一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棱角,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,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,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。

【感悟】此句老子意在解釋為什麼「道」的存在而常人難以理解。因為大道具有無限性,而常人的感官難以體察,是「無狀之狀,萬物之象」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下最柔的東西,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。

【感悟】「柔弱勝剛強」,這是老子對自然的感悟,深刻提示了「道」的本性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,過多的積聚財物,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。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,知道適可而止,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,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。

【感悟】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,貪得而至危亡。「知足」、「知止」應當成為人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個原則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七章

【翻譯講解】:以正道治國,以奇計用兵,與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。

【感悟】治國須正,用兵須奇,順應自然,才能達到無為而治。這是老子關于治國、用兵、平天下的基本策略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察見幾微叫做明,守持柔弱叫做強。

【感悟】有為者當明察秋亳,而對外又能守持柔弱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五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最完善的,總讓人感到有什麼缺失的地方,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。最充盈的好像空虛,它的作用沒有窮盡。最正直的好似彎曲,最靈巧的好似拙笨,最善辯的卻好像有理說不出。

【感悟】 老子認為,事物達到最高的境界,其表現形式將歸于自然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五十八

【翻譯講解】:禍啊,福就依傍著它,福啊,災禍就隱含其中。

【感悟】 這是老子具有辯證思想的名言。要正確對待禍福,從不利中看到有利,有利中發現不利。[毛.澤.東]在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中引用了這句話,說明了「好的東西可以引出壞的結果,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」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治理大國就像烹煮小魚(一樣的道理)。

【感悟】 這是老子關于治國的方略。毛傳云:「烹魚煩則碎,治民煩則散。知烹魚則知治民矣。」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處理困難的事,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,做大事要從細微處做起。

【感悟】只有由易入難,積少成多,才能成就大事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下的難事,必定發生于容易,天下的大事,必定起于細微。

【感悟】對天下大事難事,大處著眼,小處入手,沒有辦不成的。往往有為的人,從不大而化之一做事,卻成就了大事。小事不做,大事不成!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做事要做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,處理禍亂一定要在禍亂發生之前。

【感悟】老子提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觀點。事物在量變之中,但還未形成質變之前,有的尚處于萌芽狀態,就要及早動手解決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合抱的大樹,是從幼芽發起,九層的高台,是用一筐筐土積累的;千里遠行,也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。

【感悟】揭示了量變與質變的深刻道理,只有從實際出發,一點點積累,才能成就大事。

30 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對待結束時的工作,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,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。

【感悟】做事貴在堅持。誰笑到最后,誰笑得最好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八十一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誠實的語言不華美,華美的語言不誠實,善良的人不會花言巧語,花言巧語的人不善良;大智的人不雜博,雜博的人不智慧。

【感悟】老子提出了「真善美」之說,這是《老子》五千言的精辟結語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七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我有三件寶物永不放棄:一是慈愛,二是儉約,三是不逞強好勝。

【感悟】老子提出「三寶」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。慈愛是「三寶」的出發點和歸宿;生活上節儉及為政簡約,是「三寶」的關鍵;「不敢為天下先」,才能處處爭先,這是老子「三寶」的核心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八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善于為將帥的人從不夸逞勇武;善于作戰者不輕易沖動發怒;善于戰勝敵人的,不與敵人正面交鋒,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謙下。

【感悟】「處下」與「不爭」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。此處結合用兵、用人,闡述了「不爭之德」,強調「柔弱勝剛強」的思想在軍事上的運用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九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兩軍勢均力敵,哀痛的一方勝利。

【感悟】哀兵必勝,軍隊在悲憤與壓迫面前,戰斗力最強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當人民不再畏懼(統治者的)威壓時,那麼大亂的威脅將要到來。

【感悟】贏得民心,關注民生,是社會安定的根本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圣人有自知之明而從不自我表現,有自愛之心從不自顯尊貴。

【感悟】自知自愛,是人的自身修養達到很高境界的體現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四章

【翻譯講解】:當人民連死都不怕時,還會怕你以死相威脅嗎?

【感悟】治理國家,當施仁政。以暴治民,民必反也。

38 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六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堅強者屬于死亡的一類,柔弱者屬于富有生機的一類。

【感悟】弱可能轉強,而強還會轉向衰落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八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柔弱勝剛強,沒有不知道的,但很少有人能做到。

【感悟】柔弱勝剛強。世人皆知而不能行。眾人難以做到的事,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標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六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江海永遠處于(百川)最低處,能納百川,故能為河谷之王。

山海爭水,水必歸海。只有善于為下,善待他人,才能得到人們的擁戴和支持。

【感悟】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,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,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,一定是因為有的丑惡;天下皆知善之所以為善,一定是有了惡。

【感悟】美與丑,善與惡相對立而存在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十八章

【翻譯講解】:深知本性雄強,卻守持雌柔,(將成為)天下所歸的溝溪。深知本性潔白,卻守持混沌昏黑的態勢,(將成為)天下的范式。深知身份榮耀,卻安守卑辱的位置,(將成為)天下歸附的川谷。

【感悟】此句成為歷史上眾多名士的訴求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塞信私欲的通道,關閉情感的門戶,終身不會窘困。

【感悟】老子此語,道出潔身自好,抑欲生安的道理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八十一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大自然的規律,利于萬物而不加害萬物,圣人所遵從的原則,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。

【感悟】老子對「道」作了總結性論述。「天之道,利而不害」,是老子的自然觀。「圣人之道,為而不爭」是他的政治觀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二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孕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,為萬物盡力而不自恃己勞,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。

【感悟】器小易滿,海納百川。淺陋的人才居功自傲,做大事的人總是謙虛的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三章

【翻譯講解】:輕易就許下諾言的人,必然容易失信于人,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難。

【感悟】一諾千金,言出則必行。遇事思慮周詳,才能成竹在胸,成就大事。

47 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五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地無所偏私,任憑萬物自生自滅;圣人無所偏愛,任憑百姓自作自息。

【感悟】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扎的狗,人們盡管把他裝飾得很漂亮,但用后就扔掉,不是愛他,也不是恨他,人們對待芻狗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。圣人無偏愛,還百姓以自然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章

【譯解】天下萬物生于(看得見的)具體事物(有),而具體事物(有)由看不見的「道」產生。

【感悟】這是老子關于宇宙觀的診斷。

49 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四十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網廣大無邊,網眼雖稀,卻不會有一點失漏。

【感悟】這與「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」,「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」是一樣的道理。

——出處:《道德經》第七十九章

【翻譯講解】:天道對人無所偏愛,但其結果卻是常常幫助善人。

女領導突然提拔你,無非兩個原因,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!
2024/04/22
面對裁員,別傻傻聽安排,聰明人都這樣做
2024/04/22
職場中,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,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?
2024/04/22
與領導搞好關系,沒那麼復雜,做好這三點就行
2024/04/22
領導不提拔你,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,三點看透
2024/04/22
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,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
2024/04/22
西方「金瓶梅」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》:靈與肉之間,忽略誰都不行
2024/04/22
《簡愛》:一個跪著的靈魂,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
2024/04/22
《白鹿原》: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,沒有例外
2024/04/22
《悲慘世界》:最悲慘的是,大多數人不是缺錢,就是缺愛
2024/04/22
《名人傳》之托爾斯泰:生命是一場虛妄,死亡是唯一的結局
2024/04/22
叔本華《人生的智慧》:「內心不幸」的人,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
2024/04/22
領導安排這3件事,老實人爭先完成,聰明人卻避之不及
2024/04/21
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,讓你不得不服
2024/04/21
被領導針對和排擠,別著急離職,三招教你應對
2024/04/21
出現這4種跡象,領導絕不會重用你,別抱幻想了
2024/04/21
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,讓你啞巴吃黃連
2024/04/21
同事想要害你,會悄悄做這四件事,看透強勢反擊
2024/04/21
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,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
2024/04/21
職場逍遙游: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
2024/04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