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融不進城市,回不到家鄉,一定要讀《外鄉人》。
好吧!我承認,我就屬于這一種人。已經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十幾年,但我依然不是這個城市的人,和這個城市沒有那種交融感。而這里僅僅是一個生活著的家,一個讓靈魂短暫安放的地方。那麼故鄉呢?故鄉已經在遠方,已經沒有了親人的存在,那也僅僅是一個概念上的存在,再也沒有了任何精神上的寄托。我就是一個漂泊的靈魂,我相信現實中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樣,也一直這樣漂泊著。
而西班牙作家奧爾加•梅麗諾的小說《外鄉人》中的主人公安吉,同樣是一個這樣孤寂的靈魂,唯一的不同是她回到了故鄉,她去見證著回鄉后的那種現實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。
回鄉后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?小說的一開頭就給我們描述了一個極為沮喪的開始,孤獨、冷漠、一種深入骨髓的無力感,撲面而來。這是一種怎麼樣的生活啊?「大部分人碰到我都會躲開目光,另一些人看到我會發出像貓叫一樣的怪聲。相互碰碰,胳膊肘示意我來了,斜眼窺視著我」。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?這種疏離感深入骨髓。這就是主人公一出場給我們營造的情景,這就是她回鄉之后最真實的生存狀況。
說真的,這本小說并不好讀,作者沉醉于這樣細致的描寫,讓那種細致入微的情緒侵襲著我們的靈魂。伴隨著各種死亡事件,讓這樣一個封閉的小圈子有了一種詭異的氛圍。而小說的閱讀也就有些沉悶,有些不知所云,但閱讀中那種陰郁的情緒一直深深的壓在讀者心上。
《外鄉人》更多是對于死亡的探討,對于一種自盡本身的揭示。為什麼在這片土地上有著那麼多人自盡,為什麼他們會先選擇同樣的方式自盡,這也成了這片土地的魔咒。但一切也都可以從那種封閉、那種陰郁去尋找原因,在這片土地上,這種悲觀、這種無法逃避感才是一切的根源。
這是一片自己的土地,但這里已經不是自己的土地,這里沒有歸屬,這里沒有家,這里沒有親人,一切都是外鄉人。而外鄉人合則留、不合則走,而走不掉的唯有自盡一途。
在當代世界,無論我們生活在哪一片土地,生活在任何地方,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家、找到那心靈的港灣,找到那種歸屬感,不要讓自己成為所謂的「外鄉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