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實里,有些人年過五十,把各種群退了一干二凈。社交圈里,再難覓其蹤影,頗有一番隱士的派頭。這是為什麼?
其實,這些人的行為邏輯,是這3點。
無論外界如何看他們,其實他們過得很自洽,很舒服。
01 浪費時間
社交,在某些人眼里,是拉攏關系,是排遣寂寞。
但是在有些人眼里,就是浪費時間。
人過五十,有些人早就活開了,再也不想迎合別人活。
而是想自己清清靜靜,過幾天開心日子。
所以說,那些惹人厭的同學親戚,那些討厭的嘴臉,一分鐘都不想伺候。
這也是這些人,退群的直接原因。
即,老娘/老子不伺候了!愛誰誰!
比如說。
我現在看到有些親戚說話,就煩。知道他們虛偽無比,說話毫無營養。
對他們的價值觀、人生觀,嗤之以鼻。
當然,他們看我也不順眼。就不是一路人罷了。
所以說,我平時根本不搭理他們。聚會也不去。
去了干嘛?強顏歡笑,外帶浪費時間嗎?
毫無意義。
人到了一定歲數,會明白:自己的日子,最重要。自己舒服,最重要。
那些所謂的人際關系,大多數都沒有用處。只不過是浪費人生。
與其討好迎合,不如順應自己的內心,忠于自己。
讓自己舒服,才是最重要的。
02 話不投機半句多
現實里,人生的際遇都是不同的。
到了五十歲了,可能很多人失婚、失業、重病,都已經來過一輪了。
人生境遇,都出現了自己的特別之處。
這個時候,再跟別人交往,難免會有話不投機的情況。
如果你跟對方情況不一樣了,自然看問題的視角不同了。
既然如此,何必勉強自己,去跟不合適的人相處?
舉個例子。
比如有的親戚,他們家里生了3個小孩,每天就是養小孩的事情。
而你的小孩,都上大學了。自己該享享福了。
這個時候,你們人生重心不同,能聊得來嗎?顯然不能。
人到五十,關系呢,沒必要保持太多。
有太多的不適,讓人難受。
找到境遇類似的人相處,更加舒服。
03 討厭那種氛圍
人在一個討厭的氛圍下,是沒辦法生活的。
有些同學群、親戚群,整體的風氣、話題,都跟自己格格不入。
那種營造的氛圍,讓人十分厭惡。
這種情況下,不退群,還讓自己不自在嗎?沒必要的。
人到了一定歲數,就是要遠離讓自己厭惡的環境。善待自己。
我的大學群里,早就開始互相吹捧了。
也就是那麼幾個人,在說話。真的好奇怪。
話題、語氣,都十分奇怪。氛圍很不好。
所以我很早,就退群了。
人過五十,退群有時候,是明智的選擇。
跟合不來的人,合不來的關系,勉強相處。那只能造福別人,委屈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