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人生領悟
職場語錄集
語錄精選
名言佳句
    
他是首富的兒子,49歲時與新婚妻子死于空難,改變了香港電影業
2023/05/15

1981年6月的一個夜晚,賭王的長子何猷光,突然遇交通事故去世,當時才33歲。

一同殞命的還有他的英國籍太太。當時他們育有兩個女兒,一個6歲,一個3歲。

這場交通事故的原因,一直成謎,賭王後來也不讓人調查。

與這起蹊蹺交通事故相似的,還有一場空難。空難中喪生的有一個當時新馬首富的兒子李運濤。

他當時49歲,一同喪生的還有他剛新婚不久的妻子。

他的去世,不僅是家族喪失了一個兒子,還讓香港電影業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。

他去世后,邵氏影業失去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,開始大放光彩、獨霸香港影壇。

一、才華橫溢的首富兒子

1915年,陸運濤出生于吉隆坡,他的父親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首富陸佑。

陸云濤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。後來他到英國的劍橋大學讀大學,學的專業是文學與歷史,很明顯,他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這個專業的。

如果要考慮將來子承父業,應該會去學商業方面的專業。

當時,當年賭王二房長女最初去美國留學,個人也是想讀文學方面的,但賭王建議她改讀工商管理專業。

除了喜歡文學、歷史外,陸運濤的興趣也很廣泛:

他熱愛騎馬、打高爾夫球

醉心電影、攝影。

喜歡到沙漠探險,喜歡到森林拍攝鳥類。

總之,是一個興趣很廣,而且頗有格調的一個富家弟子。

1940年,25歲的陸運濤回到了新加坡。然后,他就進入了家族企業,為接班做準備。

當時,家族產業從實業到地產、銀行都涵蓋了,都是非常吸金的行業:

實業有:橡膠園、錫礦

房地產:地產公司、酒店

金融: 開銀行

1948年,對電影感興趣的陸云濤,在新加坡成立了國際戲院有限公司,還設立多家戲院。

5年后,他開始進軍香港市場。

陸氏影業在香港開始開始嶄露頭角,是從1955年開始,那時陸家接管了永華,然后招徠了張愛玲、宋淇等為自己寫劇本,然后改名為電影懋業公司(簡稱電懋)。

陸運濤一直接受的是西方教育,他將歐美電影的制作路線、管理模式帶到電懋。

他引入了好萊塢的片廠制,流水式生產影片。

而且片場內同時開拍多部電影,以節省時間和成本。

電懋還成立演員培訓班,培養新人,制造明星。

在 這種模式下,陸氏影業捧紅了多名光彩照人的明星,比如林黛、尤敏、葛蘭等。

尤其是林黛,當時可以說是風頭無兩,但她在30歲那年卻開煤氣自盡了。

陸氏影業進軍香港時,香港已有邵氏父子公司:

這是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與兒子經營父子公司

1957年,50歲的邵逸夫回到香港,執掌邵氏影業。

兩家起初各自深耕不同的領域:

電懋受好萊塢影響,以中產階層為主要目標,

出產的影片90%左右都是時裝、歌舞片、都市戲劇,都市風、現代氣息 很濃郁。

而邵氏影業,主要以中國為主題,歷史片、武俠片、粵語片(反映香港底層人物生活)

但到了後來,兩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甚至互挖導演和演員。

有的同一個題材,兩家都搶拍。

1962年,電懋的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動,陸運濤只好親自擔任總經理,他親自操刀后,決定了兩件大事:

一、增加投資

二、開拓台灣市場

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浙江寧波鎮海,在家中排行第六。

少時的邵逸夫在家鄉寧波讀書,後來,來到上海就讀于「青年會中學」,在這里,邵逸夫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口語。

父親邵玉軒是以經營染料發家的商人,家境一度很殷實。

20世紀初,電影這個新興科技登陸上海。

老爺子覺得這是一個機會。于是,給了大兒子邵醉翁一筆錢作為本錢,讓他去電影業闖蕩。

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成立了「天一影片公司」。

1927年,「天一電影公司」得罪了同行,上海其他六家電影公司聯合發起抵制運動,這就是中國電影史上著名的「六合圍剿」。

眼看「天一公司」在上海已無法立足,邵醉翁便派遣老三、老六邵逸夫去南洋淘金。

沒想,天一公司到了南洋,發展得有聲有色,邵氏公司後來成為南洋首屈一指的大發行商。

邵逸夫在南洋也過得很滋潤,一呆就是30年。

30年代初,邵氏兄弟在南洋地區經營的戲院便高達139家。

而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創辦的邵氏影業在香港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,「電懋」公司進入香港后,就成為電影業的龍頭,邵氏影業受到打壓。

「邵氏父子」在洋化制片公司「電懋」和左派電影公司「長城」的夾擊下,日漸衰退,這讓邵逸夫的二哥漸生退意。

在這個關鍵時刻,邵逸夫在1957年來到香港,接替他二哥的位置,全面主持「邵氏父子公司」的制片業務,以抵抗「電懋」的步步緊逼。

這一年,邵逸夫已經50歲,他打算力挽狂瀾,占據香港這個最有潛力的華語市場。

為此,他曾兩度前往美國好萊塢,他見識了那里的先進設備、技術和管理模式。

1958年,邵氏兄弟(香港)有限公司成立,邵逸夫是掌舵人,他立馬大手筆的推出新舉措:

他斥資700萬港幣在清水灣興建邵氏片場,

然后花重金從「電懋」等公司挖取名角兒,

還四處網羅電影人才,壯大邵氏的內部力量。

邵逸夫掌控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之后,邵氏電影才得到蓬勃的發展。

在接下來幾年,陸氏與邵氏上演了雙雄爭霸的場面。

當時,林黛非常紅,她曾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。她曾是「電懋」和邵氏的爭奪對象。

在林黛效力電懋以前,她也曾為「邵氏父子」公司拍過幾部叫好叫座的電影,

林黛最初是為邵氏拍電影,拍了幾部很叫座的影片,

比如:《亂世妖姬》《黃花閨女》《春光無限好》等,

但後來林黛被電懋挖走了,電懋用精品的方式讓林黛主演了 《金蓮花》,

林黛從而奪得第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,以及金鼎獎最佳女主角

也因此這個原因,林黛對后面的東家---電懋很感激,還許諾不再接拍其他公司的影片。

邵逸夫這個精明的商人,豈能輕易放棄林黛這個招牌呢?

他給出兩倍的酬勞,成功打動林黛的心。

讓林黛拍了《江山美人》、《千嬌百媚》,

《千嬌百媚》上映后,非常火爆,創下了當年最高賣座記錄,

那時,無數觀眾為林黛的美而傾倒。

除此以外,邵逸夫還用重金挖走了林翠、陳厚等演員,岳楓、陶秦等導演。

電懋也不甘示弱,挖回邵氏當家花旦尤敏、樂蒂等。

除了挖角大戰,雙方還搶拍同一題材的電影。

從1961年的《紅樓夢》開始,邵氏和電懋經常搶拍同一題材的電影。

這樣的結果就是 誰先上映,誰就是贏家。

進度落后的一方,則只能啞巴吃黃蓮,拍得再好也沒用。

邵氏兄弟影業那時搶先推出了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《武則天》《楊貴妃》。

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雙胞案爭斗中,電懋因為比較追求電影的藝術效果,總是拼不過邵氏。

邵逸夫與陸運濤追求藝術效果不同,邵逸夫很懂得迎合觀眾的口味,他要的是賣座。

最后,在港九影劇自由工會主席的主持下,1964年3月,雙方簽訂了「君子協定」:

宣布以后不再挖角、不鬧「雙胞案」等,

每一月或兩月雙方部門負責人以茶聚方式會面、交換意見……

在邵氏與陸氏簽訂了君子協議三個月后,第一屆亞洲電影展會在台灣舉行。

許多業內人士被要求參加,陸運濤、邵逸夫等也在被邀請的行列。

陸運濤很重視這次台灣之行,他此前早就想進軍台灣市場。所以,他選了一些演員、高管一起隨行,還帶上了 自己的新婚妻子。

陸運濤出發前,邀請了邱德根前往台灣參加展會。

邱德根本來答應一起前行,但是臨行前,他有別的事情忙,就讓妻子裘錦秋代替自己去。

1924年,邱德根出生在上海,父親每天走街串巷,賣小商品為生,母親在一家紡織廠做女工,收入微薄。

邱德根15歲那年,就被父親送到了上海光明電影生產廠當學徒工。

他天資聰穎,學會了如何放映電影,而且還摸透了影院的運作流程。在一次舞會上,認識了富家女裴錦秋。

裴錦秋是上海糧倉協會會長的女兒,她當時下嫁給邱德根的。兩人1949年在上海結婚,第二年就移居香港。

兩人到了香港后,住在香港的鄉下,做點手工活維持生活。後來,積累了一點本錢,就在鄉下開那種很簡陋的影院,沒想生意異常火爆。當時香港交通不方便,鄉下的人去市區看電影很麻煩。

經過了10年的打拼,到了1960年,邱德根已經在新界的沙田、大埔、粉嶺、元郎等各個鄉村開設了十余家影院,被業內的人稱為「新界電影大王」

後來他又成立了遠東錢莊,給村民們提供存款和借貸業務,隨著存款的涌入,邱德根手里有了大量的資金。

然后又用手里的資金買了幾塊地皮,因為香港房價的騰飛,他的身家也越來越高。

所以,裴錦秋當時應該還不到40歲,她的5個子女都失去了母親。

裴錦秋去世后,邱德根後來娶了自己的小姨子 裴錦蘭,這一度讓原配生的子女心生不滿。

裴錦蘭在嫁給邱德根后,也生下了三個兒子。

邱德根到了晚年,因為原配生的5個子女,認為父親偏心,所以與他很疏遠。

他將原配生的5個子女,都安排了重要崗位,但是依然還是矛盾重重。

第二任妻子雖然是原配子女的小姨,但涉及到分家產這樣現實的問題,血緣關系可以說是最不值得提的事情。

總之,后面妻子 生的三個兒子,也覺得父親偏袒前面的子女。

他到了晚年生病,兩房子女都不怎麼來看望他,甚至孤獨。

邱德根比較長壽,活到了91歲,2015年3月17日,邱德根獨自在家中暈倒,因搶救無效去世。

邱德根因為沒登上去台灣的飛機,所以逃過一劫,他的原配本來是代他出席活動,沒想因為空難,從此天人相隔。

不過原配給他留下了5個子女。

而陸運濤,當時去台灣之前 ,才新婚不久。

他帶上了新婚不久的妻子 ,沒想發生了黑天鵝 事件----飛機失事,夫妻倆雙雙殞命,而且還沒有留下任何子嗣。

可謂是人間慘劇。

1964年6月,在亞洲影展的最佳男女主角評選上,電懋公司都沒有入選,不過,這并不影響陸運濤的影響。他此行還有更重要的事,就是擴大「電懋」在台灣的影響力。

陸運濤為了與台灣政界高層、各界名流,建立友好的關系,他借慶祝50歲生日的名義,在台北一家高級酒店,預定了600桌宴席。

但沒想生日,變成了忌日。

那麼,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?為什麼邵逸夫安然無恙的返回了香港?

電影節閉幕后,台灣有關部門組織與會代表去金門觀光。

金門平時是禁止參觀的軍事重地,平時無法進入。

這種情況下,邵逸夫選擇去金門參觀。還說:

「這種機會千載難逢,我當然去金門看看哦。」

陸云濤當時聽說 ,老蔣從大陸帶過來的一些珍稀文物,都存在在台中霧峰鄉的倉庫中。(當時台中博物館還沒有建成。)

他對文物和藝術 一向頗有研究,便決定帶領「電懋」代表團去台中欣賞珍寶。

在欣賞完珍寶后,1964年6月20日下午,陸云濤一行人乘坐飛機回台中,準備參加盛大的生日宴會。

沒想黑天鵝事件發生了:陸運濤乘坐的民用客機在台中神岡三角村上空發生意外,失事墜毀。

這是台灣民航史上首次重大空難事故。

機上52名乘客,5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。

空難的真正原因,台灣當局一度沒有公布。

但根據後來調查的結果,是有人帶著槍劫機,飛行員不從,導致擦槍走火,飛行員當場死亡,然后發生了飛機墜毀事件。

陸運濤及電懋公司的多名高管也在這架飛機上,所以,「電懋」一度陷入了癱瘓狀態。

最后,由陸運濤的胞妹夫朱國良接過了「電懋」

公司,但已經無法再現往日繁榮。

事后,邵逸夫慶幸地說:

「要是我和陸運濤同坐一架飛機,哪能還有命?」

此后,「電懋」只負責一些電影發行的工作。

1965年,朱國良將「電懋」改組為「國泰機構(香港)有限公司」。

1971年,朱國良停掉了國泰制片公司。至此,陸氏家族影業宣告結束。

有人說 :陸運濤空難改寫香港電影史,意思是 ,如果他不是因為空難離世,「電懋」后續會推出更多有藝術價值的影片。

空難之后,陸氏影業已無競爭力,邵逸夫開始成為香港電影業的霸主。

其實 ,邵逸父還有過一次大難不死的經歷。

1931年,邵逸夫坐輪船去電影業最發達的美國購買設備。後來輪船觸礁了,海水從船底涌入船艙,輪船迅速下沉,不少人因此喪生。

落水的邵逸夫死死抱著一小塊木舢板,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了一夜,直到第二天上午,才被救援的船只救起。

邵逸夫掌舵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近40年, 這期間,邵氏推出了超過千部的電影作品,至今仍然留存在世的有近750部。

邵逸夫拍電影走商業路線,他秉承一個原則:

觀眾不喜歡看的片子不拍,賺錢少的片子也不拍。

當年曾有媒體問邵逸夫:「你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電影?」

邵逸夫的回答是:「我特別喜歡那些賺錢的電影。」

在這種指導思想下,邵氏電影的商業回報都比較高,但在藝術性、精品性方面,遠不及輝煌時的「電懋」。

從20世紀60年代初起,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,最高紀錄是一天九部,一年700部。邵逸夫可謂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。

邵逸夫在1967年創建了香港無線電視。

邵逸夫事業鼎盛時期,身家超過200億港元。

邵逸夫以拍電影出名,但真正讓他賺錢的卻是房地產。邵逸夫自己也曾說:

「我的財產主要來自購入的地皮升值。」

1983年,邵逸夫的三哥邵山客在香港中風昏迷,只能靠藥物維持生命。

邵逸夫于是感悟到人生匆匆,錢財只是身外之物。

1985年三哥邵山客去世后,邵逸夫立馬慷慨捐出1億港元做慈善。

隨后幾十年的時間里,邵逸夫積極地投入到了慈善事業,前后捐款金額高達47.5億。

邵逸夫相當長壽,活到了107歲,去世前,四個子女都不愿接班,于是他成立了慈善信托基金,

信托基金收入除用于供養家人,主要是用于邵逸夫生前一直支持的慈善事業。

【結語】

盡管空難的機率很低,但是一旦發生,不但當事人喪生,有可能還會影響一個家族,乃至一個龍頭企業的命運。

如果不是那場空難,陸運濤在香港電影界的地位,幾乎無人能撼動,那麼,邵逸夫就沒有后面那麼大的成功了。

陸運濤去世時,年僅49歲,當時才新婚不久,新婚妻子也一同殞命,兩人還沒有留下任何子嗣,可謂人間悲劇。

他是首富的兒子,家財萬貫,生前熱愛藝術、電影,也很有商業天分,

一場空難,一切清零。

留給家人無盡的悲哀,也讓許多人一聲嘆息。

女領導突然提拔你,無非兩個原因,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!
2024/04/22
面對裁員,別傻傻聽安排,聰明人都這樣做
2024/04/22
職場中,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,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?
2024/04/22
與領導搞好關系,沒那麼復雜,做好這三點就行
2024/04/22
領導不提拔你,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,三點看透
2024/04/22
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,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
2024/04/22
西方「金瓶梅」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》:靈與肉之間,忽略誰都不行
2024/04/22
《簡愛》:一個跪著的靈魂,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
2024/04/22
《白鹿原》: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,沒有例外
2024/04/22
《悲慘世界》:最悲慘的是,大多數人不是缺錢,就是缺愛
2024/04/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