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與人,為什麼要交往?
要麼獲利,要麼獲情,總不能空手而回。
就是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,在內心深處,也會想一想,要是因此成名了,也好。或者,因為做了好事,內心變得安寧,并不是一無所獲的。
可悲的是,太多的人,找不到社交的著力點,總是混入各種吃吃喝喝的地方,還稱兄道弟。等自己需要人推一把的時候,才發現身邊并沒有誰。
隨著年紀的增長,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加深,就會發現,對你很冷淡的人,才是命里的貴人。
01
真心幫助你的人,是平時關系冷淡的人。
在古希臘,柏拉圖把職業分成了很多等級,畫家在第六等。
和畫家靠近的,是農民、詭辯者。畫家的地位,還不如一個裝神弄的預言家。
人們都認為,畫家就是用手在勞動,是「普通手藝人」。干活的時候,也是機械式的勞動。
一些貴族認為,畫畫的時候,會弄臟自己的手,屬于降低身份的行為。
到了文藝復興時期,很多富人建立了城堡,也需要美麗的壁畫作為裝飾。因此,畫家的作品如何,被人們津津樂道。
富人的做法,引起了貴族們的注意,因此貴族也加入了繪畫的行業。畫家的地位,也迅速漲上來了。
不難發現,畫家之所以能夠提升地位,并不是靠混飯局,拉著一群很熟悉的人。而是一些半生半熟的人,請他去工作,并且給他展示的機會。
現如今,一個打工人的崛起,多半和老家的親戚朋友,關系不大,而是身邊的「不太熟的工友」關系很大。
工友為什麼要幫你,或者說上司為什麼要提拔你。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關系,一方面是職場規則,自己的成績。而不是真正的人情帶來的后果。
就是親戚朋友交往,你遇到困難了,會發現很多交往多的人,不會幫忙,倒是幾個月才聊幾句,偶爾聚一聚的兄弟姐妹,會毫不猶豫地答應幫忙。
古人云:「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」就是告訴我們,要善用「人際弱關系」。
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,「有心栽花花不開,無心插柳柳成蔭」。偶爾認識一個人,彼此還沒有混熟,就幫忙了;多年結交的人,反而是躲著落難的你。
02
當父母對你冷淡的時候,其實仍舊在默默牽掛,盼你獨立。
父母是你的貴人,這是毫無懸念的。
但是父母也分很多種。若是父母溺愛你,那就多半要養廢你。
敗家的人,往往是因為父母對其有求必應,而不加以克制。你就是做錯了什麼,父母還會袒護你。
因此,我們最應該珍惜的,是那些比較冷淡的父母。
了解作家朱自清的人就知道,其父親是比較冷淡的。
清朝已經垮塌了,父親的身上,還有八股文的味道,把朱自清也送入了學堂。
帶著「望子成龍」的心,父親常常檢查朱自清的讀書情況。當朱自清的文章不太好的時候,父親把文稿,直接扔進取暖的爐火中。
把父子關系進一步破壞的,是朱自清的妻子,多次被其父親指責、辱罵。
朱自清決定自立門戶,還在《笑的歷史》中寫道:「一個愛笑的兒媳婦在公婆的迫害下終成一朵枯萎花朵的悲劇。」
父親還跟蹤朱自清的收入情況,有一次,父親背著家人,領走了朱自清的薪水。
就在我們以為,父子關系會徹底鬧翻時,朱自清寫了「背影」,讓我們看到了「父子的真愛」。
從父母育兒的出發點看,我們會發現,父母看起來無情,其實是另一種愛,在背后默默無聞地支撐,在牽掛著,只是「默不作聲」而已。
尤其是父親,不善言辭。
就像冰心說的:「父愛是沉默的,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。」
愛無言,愛無痕,愛不圖回報,因此讓我們誤以為是冷淡的。
讀懂了父母的「冷淡」,那一刻我們的人生就成熟了,也真正獨立了。
03
當你跌落低谷時,周圍都是冷淡的人,會逼著你咬牙崛起。
很多人,對「富在深山有遠親,窮在鬧市無人問」這句古訓,是很不舒服的。
人窮了,但是周圍的人卻冷淡,這是多麼寒心的場面?
西漢開國功臣韓信,小時候家里窮,一個屠夫都敢欺負他。還讓他受了胯下之辱。
也不知道,韓信被羞辱的時候,周圍的人,是叫好,還是假裝沒有看到,還是偷著樂。
當今,也有類似的情況。
別擔心,一個人沒有人扶一把,那就逼著自己爬起來。這是很殘忍的事實,也是觸底反彈的開始。
韓信後來,成為了劉邦的手下,建立了功績。因此,屈辱變成了勵志故事。你也是可以的。
要知道,冷的對面是熱,淡的對面是咸。我們只要走到對立面,就會感激那些冷淡的人,是他們激勵了自己。
04
俗話說:「物以稀為貴。」
《說文》里說:「稀,疏也。」貴人,本來就很少,不會讓你的人生,總是熱熱鬧鬧的。
那些讓你覺得熱鬧,還夸夸其談的人,不稀罕,也沒有貴氣,只是趨炎附勢、逢場作戲罷了。
遇到冷淡的人,不要追問「為什麼」,也不要把他當成陌路人,而是不遠不近地守望。時間長了,就變成了守望相助的人。
就算是兄弟姐妹、夫妻、父子,都要平平淡淡相處好,別走得太近了。
珍惜冷淡的人,進一步交往,彼此成就,退一步海闊天空,各自飛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