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根說過:「對于一個人的評價,不可視其財富身份,更不可視其學問高下,而是要看其真實的品德。」
品德正直的人,他們就像一棵青松,不懼風雨,不怕大浪。和他們交往,我們總是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知識,獲得滿滿的正能量。
而一個人的品行和性格,就藏在他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。
俗話說「人可不可深交,一眼就能識破」,要想看清一個人,就看這三個細節。
01:看吃相的好壞
學者馬未都曾經在一個節目中,講過一個朋友的故事。
朋友的兒子邀請了好友到家里做客,出于禮貌,朋友也全程陪同。
吃過飯,朋友很鄭重地對兒子說:你這個朋友不能深交。他對兒子解釋說:你看他夾菜時,先將筷子插在菜里翻一翻,扒拉幾下,挑出自己喜歡的菜,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。看他這個動作,就知道他很自私。
小小的一方餐桌,就是一面鏡子,能夠找出一個人的修養。
那些有修養的人,從小就被父母反復告知,要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吃飯時,要禮讓老人,尊重他人,不能浪費糧食,飯后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。
林清玄說:「人總是選擇自己的喜好,這喜好往往與自己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,所以從一個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。」
千萬別忽略餐桌上的小小禮儀,這是一個人在最放松的狀態下的最真實的表現,寫著一個人的修養與家教。
因此,遇到那些吃相難看的人,一切不能深交。
02:看對父母的態度
《孟子》中有言:「不得乎親,不可以為人;不順乎親,不可以為子。」
父母給了我們生命,養育我們長大,他們或許不那麼完美,他們或許不能給我們太多的幫助,但他們一定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,他們教我們學說話,學走路,從來不會有一句厭煩。
當我們長大后,有了能力時,也是我們孝順父母的時候。
我們應該懂得烏鴉反哺的道理,對待父母時結草銜環,努力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,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。
可是,在我們周圍,偏偏有些人,當父母健康時,他們盡情享受父母的呵護,而一旦父母老了,病了,需要照顧時,他們卻找盡借口,溜之大吉。
他們忘記了自己是如何長大成人的,忘記了年邁的父母正是需要他照料的時候,他們的心中只有自己,沒有他人。
對于這樣一個連父母都不能孝順的人,又如何能指望他們能夠真心對待他人?
03:看對困難的態度
人的一生,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,每個人都要經歷很多的艱難困難,走過低谷和失敗。
而一個人面對困難的態度,也彰顯了他的人品。
我的表姐就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女人,她找到了終身的幸福,每天都開心不已。
她和表姐夫經營著一家很小的超市,每天進貨賣貨理賬,很辛苦,日子卻始終捉襟見肘,始終沒有達到他們理想的狀態。
表姐好幾次都很沮喪,可表姐夫卻從來都是樂呵呵的「我們能有了這麼一個穩定的小店,多好。別急,日子長著呢,相信我,咱們一定能越過越好」。
表姐夫的樂觀與自信給了表姐很大的能量,她越來越相信身邊的這個人,也堅信她找到了真愛。
面對困難,有人退縮,有人頹廢,有人卻偏不信命,他們會說:失敗了就重頭再來唄,怕啥?
這樣的人,他們是堅定的,是自信的,也是有勇氣的,有力量的。
人品,是一個人行走人間的通行證。
人品好的人,他們就像一塊磁鐵,吸引著更好的更優秀的人圍在他身邊。
而一個人一生的福報,也取決了他人品的好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