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人生領悟
職場語錄集
語錄精選
名言佳句
    
5分鐘讀懂-奧南朵《對生命說是》:真正聰明的人,活得很「柔軟」
2023/05/21

曾經有這麼一位女性,從小就是學霸,畢業後順利拿到了律師資格證。

她29歲就成了英國知名的律師,還被譽為商業界的成功女性。 

即便她擁有不菲的收入和令人豔羨的社會頭銜,然而她過得並不開心。

錢越賺越多卻沒有帶來更多的安全感,甚至她還會冒出「我為什麼活著」這樣的念頭。

除此之外,她與丈夫也越來越疏離。

為了從痛苦的泥沼中掙脫出來,她結束了婚姻,放棄了榮譽,聽從了別人的建議,去印度旅行。

正是這個契機,她在獨處中發現了內心不曾了解的創傷。

她把生命中遇到的所有問題,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最真實的回答,並寫進了《對生命說是》這本書中。

而她就是全球知名身心靈導師奧南朵,「全球最具影響力和啟發性的成功女性」之一……

對自己說是:

承認現狀,才能跳出過往的枷鎖

從某種程度上說,每個人都是過去的囚徒。因為從童年開始,我們就被身邊人灌輸一些「我不夠好」的觀念。哪怕到了成年,我們依然沒有擺脫掉這種標籤。

這些從他人身上得來的機械式的判斷和觀念,在書中被作者稱為「制約」。簡單來說,它被我們無意識的頭腦操控著,在不易察覺的層面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分析。以至于我們很難不在意外界的眼光,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議論,頭腦中馬上就出現了責備的聲音。

那麼該如何走出這種困擾呢?作者給出了答案:對自己說是,對當下存在的一切說是。 因為只有你全然接納,才能跳出無意識下固有思維的制約,事情才有了解決的機會。

比如,一個超重的人,怎麼才能不被他人的評判所左右,活得輕鬆一些呢?

作者是這麼建議的: 我們要先停止頭腦中那些譴責自己的聲音,比如肥胖顯人老,並且承認自己確實超重了。當我們不夾雜任何評判去看事情時,擺脫了思想的束縛,所以才更願意去探究超重背後的原因。大量進食是為了填補心裡的空洞,還是躲避傷痛等。搞清後,我們才會做出下一步改變。

因此,想要解決問題,我們就要停止對自己說不。我們不再拒絕問題時,看事情的視角也會跟著轉變,讓我們更加理智地做出選擇。是繼續過去的處理方式,還是嘗試新方法。

小編想起了前不久的一則熱搜視訊,一位95後的重慶女生,因為創業失敗負債了20萬。為了還清欠款,她白天跑代駕,晚上洗車。即便熬到淩晨兩點,或通宵達旦才賺200元時,她都不曾埋怨過,而是全然接納了當下的現狀。

正如她所說:「就算苦著苦著不甜,那也可以接受,再努力。」是啊,只有從內心去接受,頭腦才會做出不一樣的思考,改變才有價值。 

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,一個人越是對抗內心的衝突,他就越筋疲力盡。當他能夠承認衝突的存在,正視衝突並努力尋求解決辦法,才能收穫真正的成長。

小編也覺得,勇敢地正視內在的衝突,才是一個人身上最寶貴的才能。如此,才能接住生活帶來的磨礪。

對關係說是:

與其改變別人,不如修煉自己

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任何關係的本質,都是和自己的關係。」感情中也是如此。與其改變別人,不如修煉自己。

如果我們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標準和原則去改造另一半,勢必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抵觸。到最後,你不開心,伴侶也不開心,這段關係遲早會在掙紮和爭吵中分道揚鑣。

作者奧南朵認為,如果我們從始至終不去改變對方,而是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感受,那麼伴侶就會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。彼此間的關係也會更進一步。

說到底,「我」才是導致一切的根源。維持好一段關係,最終取決于你的選擇。

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兩人之間更親密呢?

作者舉了個例子,假如我邀請伴侶一起看電影,結果他卻拒絕了,用什麼方法來避免爭吵,拉近雙方的距離呢?

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: 首先我們不要把對方的拒絕認為是針對自己,他說「不」跟我們沒有關係,或許是對方太累了。其次問自己,接受不了拒絕是因為過去留下的陰影還是其它原因。然後找到問題的根源,再去權衡這段爭吵是否值得。最後我們也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,向伴侶訴說,哪怕是脆弱的一面,這也是感情升溫的最好時機。

其實大多數的痛苦,都來源于自己。只有體察到內在的聯結,我們才不會把精力過多放在對方身上。

去年很火的綜藝真人秀《再見愛人》,裡面的王秋雨和朱雅瓊的相處就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。

王秋雨童年時父親就對他很嚴格,以至于他成家後就把這種標準放到了朱雅瓊身上。 如果對方沒有按照自己期待的去做,那麼他就會數落和吐槽朱雅瓊。直到朱雅瓊的感情被消耗殆盡,倆人19年的感情也走向了結局。

小編認為,一段關係出現問題,如果把矛頭指向對方,那麼註定會讓你失望。

即便換了人,依然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。因為所有的人事物,都是你內在的投射。

如果內在的需求沒有得到解決和滿足,那麼外面再多的改變你也無法感知到幸福。而對關係說是,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放下對別人的期待,悅納自己,才是走向幸福的關鍵。

對情緒說是:

深入自己的覺知,也是一種獲得 

想起《圓桌派》的一期議題,至今還令我印象深刻。

向來很穩的竇文濤說:「他也曾遇到過很艱難的時刻。」那時他在床上輾轉反側,覺得這個事怎麼也過不去了,心裡越想越焦慮。然而,到了第二天。事還是原來的事,但他睡了一覺醒來,卻突然發覺好像也沒大不了的。

竇文濤這才意識到:或許事情沒有那麼泰山壓頂,只是自己把它想得太重要了。隨後,他冷靜下來後重新做了計畫,這件事也順利得到了解決。

事還是那件事,但你對待情緒的反應,取決了它的價值。如同那些負面情緒,原本是沒什麼的,但你把它看的很重,就會影響著我們的心情,從而就會被它支配。

說到底,情緒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,是有能量的。它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。

比如憤怒,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它包含著自尊自重的力量。當別人觸碰了你的底線,你就會生氣。這也是在提醒你,界限被侵犯了,你要用力量來守護自己的界限。

那怎麼處理不喜歡的情緒呢?奧南朵給出了建議: 承認它,這也是對情緒負責任。換句話說就是你承認自己處在情緒中,去面對它,但又不受它影響和俘獲。

不過要想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卻沒那麼容易,我們還需要借助書中的例子多加練習。假如有人做了讓我們生氣的事,這時你該怎麼對待憤怒呢?

作者給到的辦法是:

第一步,先承認憤怒在自己這裡,去察覺它,知道了別人只是觸發引起了自己的反應。

第二步,你要觀察身上的反應,捕捉每個念頭下的情緒,比如生氣、憤怒,記住不要刻意壓制它,而是要感受此刻能量的迴圈。

第三步,當你允許情緒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時,就會發現,身體內不好的感覺在逐漸消失。

小編也有同感,只有你學著去接受,疏通情緒內在流動的所有障礙,我們才能慢慢重歸和諧與寧靜。透過理解和觀察情緒,我們就能看到引發內在的導火索,到底是怎樣的衝突,讓我們生出了戾氣。

認識到這點,你才會把注意力放在能改變的事情上。因此,對情緒說是,也是給了自己一個不斷更新的契機。

對問題說是:

負起責任,是生命存在的最頂級方式 

作家曹又方說過一句話:「所謂成長,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發生的狀況,即使它是不幸的,不好的,也要去面對它,解決它,使傷害減至最低。」

誠然。世事變幻莫測,沒有誰的人生會一直順遂,起起落落才是常態。如果遇到不好的狀況,一味地把自己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,自怨自憐,那麼只會跌入更黑暗的深淵。

作者奧南朵說:對發生的不幸說是,也是在和生命一起流動。你的行動會因為你說「是」,擁有強大的力量。積極向上的心態,決定了你未來抵達的高度。

想要救贖自己,就要對問題的反應負責任。既然事情發生了,再去抱怨也無事于補。倒不如冷靜下來調整好自己,再想辦法把它解決。

這讓小編想起了 當今投資界傑出的思想家查理·芒格,他在最好的黃金年齡,接二連三的受到了失婚、破產、喪子的暴擊。

但芒格在痛哭完後,告訴自己,要像個男人一樣把事情承擔起來,要不然沉淪只會釀造出更多的悲劇。他強迫自己保持理智去工作,去解決問題,最後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,芒格遇到了股神巴菲特,倆人開啟了多年的合作。

無論出于哪種原因的不幸,我們都要把責任承擔起來,這種主動的負責讓我們知道人生是可以自己做主的,我們還有選擇的餘地。

在小編看來,能夠真正的接納自己,才是覺悟的開始。你接受了問題的瞬間,思維轉彎後,很多你想不通的問題或許都會迎刃而解。

正如誰的人生沒有溝壑,勇敢地邁過去還是躊躇不前?誰的生活裡沒有煩惱,及早釋懷還是思慮不止?這些都取決于你對人生和生命的認識。

唯一讓你脫離這些問題的方法,就是接受你生命此刻所呈現的樣子。 而對生命說是,不是單純地妥協,它是一種明哲的接納。對發生的一切說是,用積極平靜的心態面對,意味著尋找對的事物,那些帶給你滿足和滋養的東西。將這種有趣鑲嵌進生命裡,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。

畢竟人這一生,各有各的活法。但是你用怎樣的心態對待生命,它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你。

女領導突然提拔你,無非兩個原因,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!
2024/04/22
面對裁員,別傻傻聽安排,聰明人都這樣做
2024/04/22
職場中,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,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?
2024/04/22
與領導搞好關系,沒那麼復雜,做好這三點就行
2024/04/22
領導不提拔你,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,三點看透
2024/04/22
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,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
2024/04/22
西方「金瓶梅」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》:靈與肉之間,忽略誰都不行
2024/04/22
《簡愛》:一個跪著的靈魂,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
2024/04/22
《白鹿原》: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,沒有例外
2024/04/22
《悲慘世界》:最悲慘的是,大多數人不是缺錢,就是缺愛
2024/04/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