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有句老話:「好人有好報。」
這番話,既真實,又不真實。真實在于,不少堅持原則和底線的人,都受到了老天的眷顧。不真實在于,有相當一部分善良的人,一生受苦。
都是人,為什麼差距會那麼大呢?因為前者的善良,跟后者的善良,本質上不一樣。
前者的善良,是「剛柔并濟」的善良,身上帶刺,小人不敢近身。后者的善良,是《農夫與蛇》中的農夫的善良,缺乏硬氣和明智的一面,自然就受苦了。
善有善報,對于剛柔并濟的人來說,不是一句假話。好人沒好報,對于盲目善良的老好人來說,就是一句真話。
以下幾類人,再善良,再老實,也有可能好心沒好報,要留心了。
第一類人:多管閑事的老好人。
單位中的小劉有個特點,好事,多事,愛管閑事。看到同事在哪個地方出問題,自己就會主動幫助同事,教他們怎麼做。
就是這麼一種看似「幫助人」的行為,卻引來了一堆同事的反感。比他早入行兩年的小李對小劉意見很大,認為他的多管閑事,是對自己的不尊重。
所以,多管閑事的小劉,受到了一眾同事的打壓和排擠,就連上司,也看他不順眼,讓他干最累的活,領最一般的工資。
小劉也是好心幫助同事,為什麼他會惹來別人的仇視呢?別人負責這個項目,小劉過來說三道四,指指點點,別人就認為,小劉瞧不起他們,還踐踏他們的底線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好心辦壞事」。你很好心,但你就是被別人討厭。因為每個人都不喜歡被人指指點點。
出門在外,不要管別人的閑事,做好自己的本分,就足夠了
第二類人:總愛勸架的和事佬。
在江湖,有一種人是必然倒霉的——和事佬。
和事佬,就是那些看到別人吵架,就連忙去勸架的人。他們不知道的是,他們越是去勸架,越是成為別人首要攻擊的對象。
在社會心理學當中,有一個名詞,轉移矛盾。之前,是他們兩個人在鬧矛盾。如今,和事佬插足其中,那和事佬就會成為新的矛盾。
舊的矛盾,被新的矛盾所轉移,以至于吵架的那兩個人,都會將矛頭對準和事佬,認為這人沒有金剛鉆,卻攬瓷器活,簡直可惡。
受到「轉移矛盾」的心理的影響,成為和事佬的人,都會吃大虧,要麼得罪了別人,要麼成為了別人的公敵,反正沒有好結果。
為人處世,可以默默看戲,可以徐庶進曹營,一言不發,但一定不能干預別人的愛恨情仇。誰干預,誰就沒有好果子吃。
第三類人:軟如綿羊的老實人。
老實人,只要具備一種品質,就會受到別人的尊敬,綿里藏針。懂得綿里藏針的老實人,基本在哪里都吃得開。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唐朝中期的汾陽王郭子儀,一生忠心且老實,哪怕被宦官魚朝恩挖了祖墳,也還是選擇原諒,上書皇帝,說這是上天的懲罰,陛下不必在意。
魚朝恩這才知道,他踢到了硬茬。要知道,郭子儀是大唐的天下兵馬大元帥,他只是不計較而已,并不代表他軟弱可欺。
幾年過去了,魚朝恩被宰相等人搞死,而郭子儀依舊是群臣第一人,誰也不敢得罪他。老實本分是一回事,是否懂得「綿里藏針」,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不懂得綿里藏針的老實人,就是這塵世間的軟綿羊,誰都會薅他們的羊毛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。」
做個老實人,不是壞事。唯有一點我們要謹記,既要有老實人的心腸,也要有金剛的手段。金剛的手段,是用來保護自己的。
第四類人:毫無心眼的老好人。
所謂「楚客莫言山勢險,世人心更險如山。」
人吶,千萬不要認為大山大河最為險峻,也許最險峻的,是人心。那一顆小小的人心,在某些程度上,往往超乎人之想象。
你很老實,把心中的秘密全部托盤出來,讓別人知道。如果別人心存不軌,以此來拿捏住了你的七寸,那你的處境就危險了。
你很善良,對誰都真心相待,還時不時吐露心聲。殊不知,別人只是想找到你的破綻而已。一旦你露出來,那你就會被人鉗制。
在職場中,那些毫無心眼,不懂得隱藏秘密的老好人,容易活成「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」的樣子。成為別人砧板上的魚肉,哪有善終的好報呢?
人生在世,為人只說三分話,不敢全拋一片心,才是硬道理。三分真心,可以托付給別人。而七分防備之心,要用來保護自己。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