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中最重要的一條,就是要修忍辱,在種種逆境中修我們的忍耐性。越是會修行的人,就越喜歡在逆境中修。
廣欽老和尚說:
「別人罵你,那是消災,給你不好的臉色看,那是「最上供養」,要沒有分別,如獲至寶。」
如果別人罵你一句,你就受不了,你就急眼了,跟人家吵起來了,越吵越厲害,沒準還動起手來,到最后沒準兒惹出什麼麻煩來。那你這個忍耐性就太差了,很容易惹是生非,招來災禍。
我們都知道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,如果當時他不能忍耐,憑他的本領,教訓一下那個混混,是很容易的事情,但他為什麼忍?就是因為他心中有遠大的人生目標,不想因小失大,萬一失手打死那個混混,惹上官司怎麼辦?因為這點小事,毀了自己的一生,那是劃不來的。
但現實中有很多人,就做不到這一點,一點不能忍,你兇,我比你更兇,誰也不肯讓著誰,最后就會兩敗俱傷。
十年前,我在馬路上就見到過一次這樣的事。路邊都是買菜的,有個小伙子賣豆角,老太太買了一點,也不記得什麼原因了,老太太就和小伙子吵起來,小伙子倒是不計較,也不吭聲,就是老太太罵的很兇。後來老太太的兒子開著車就來了,下車就拿了根棍子,帶著幾個人直接來打賣菜的小伙,小伙一看就跑,他兒子就把人家攤子砸了。我當時帶著女兒,所以沒看完就回家了。第二天新聞就出來了,小伙子把老太太兒子捅死了,已經被抓住了。
你說這老太太也是不會做人,就是買菜的那點事,值當得把兒子叫過來嗎?這下氣是出了,把兒子和賣菜小伙都搭進去了。
所以當別人罵你的時候,你就讓他罵唄,罵完就沒事了。如果你還嘴,他正在氣頭上,肯定互不相讓,越吵越兇,能吵出什麼結果?弄不好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,很多悲劇的發生,都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引起的。
如果人家不罵你,而是懷恨在心,伺機報復,那就倒霉了。如果能夠罵出來,怨恨心就消除了,所以說別人罵你,確實是在為自己消災。
別人給自己臉色,也是表示人家對你討厭,或者有怨氣,他能表現出來,就已經很不錯了。如果是那種城府極深、笑里藏刀的人,冷不防在你背后給你捅一刀,那不就更慘了!
所以別人給你臉色看,是最好的「供養」,你可以及時反省自己的言行,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,把災禍消除在萌芽之中。如果不是他給你臉色看,而是一直積聚怨恨心,不露聲色,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