莎士比亞說:「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,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。」
好的朋友圈子,就像滿天璀璨星河,讓你的眼界變得遼闊,心胸也豁達起來。
在這世間,不是遇到的每一個人,都會帶給你這樣的感受。有些人,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塊陰霾。
人老了,該經常整理自己的朋友圈子了。
合得來,能帶給你快樂的人,多來往;那些總是拖累你的人,就狠下心來,不要再聯系了。
人老了,有兩種家庭,別去串門,很容易惹禍上身。
人到晚年,別再與愛走捷徑的人做朋友了。經歷半生風雨,應該早已看清,這世間的路,是沒有捷徑可走的。
腳踏實地地生活,才是最好走的路。
培根說:「人生如同道路。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。」
若一個家庭,成員都以走捷徑獲取利益,那麼他們的格局小、眼界窄,甚至人品都會有比較大的問題。
走捷徑的人,往往沒有多大的實力,還不想好好努力。總以為自己聰明,其實愚昧無知。
與之相處久了,很可能被其影響,做事情不再腳踏實地,而是急于求成,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,忘記初心。
還有可能,被其利用、欺騙。
以為可以跟隨他們在某個項目中獲取很多利益,拿出自己的錢跟著投資,最終,別說賺錢,連本金都保不住。
人老了,別再和這樣的人來往。
錢難賺,花出去卻容易。給自己留些養老錢,多和可以帶給你正能量的人在一起。
遠離這種總想靠計謀、套路就獲取錢財的家庭。這樣的人很容易失去原則和底線,沒有什麼真正的情意。
守住自己的錢,保護好自己,晚年的路,才會走得更順遂。
我父親有個朋友巧叔,家境不是很好。有兒有女,但都不孝順。
這幾年,巧叔不斷地找我父親借錢。父親與巧叔關系好,經常互相串門。
每次巧叔要借錢,都會請我父親去他家吃飯。把酒喝高興了,就開始借錢。
孩子結婚時,找我父親借了五萬;上次生病,又借了兩萬;這次,說是兒子闖了禍,開車撞了人,要賠償給人家一大筆錢,還是要借錢。
父親因為巧叔之前借的錢一直沒還,所以這次委婉地拒絕了他。畢竟,我父親的積蓄,也不多。
沒想到,他的兒子起了歹心,摸清了我父親的作息習慣,居然上門來偷竊。
那天早上,父親去公園鍛煉身體,出門后,發現自己忘了帶手機。又返回家去取,正好碰到巧叔的兒子行竊。
好在,那時是上班的點,鄰居正要出門,聽到動靜不對,幫父親把他制服,不然后果不堪設想。
人老了,面對經常借錢的朋友,要學會遠離。尤其是,他自己不努力,生活動蕩不安,這樣的人更不要深交。
《哈姆雷特》中寫道:「不要把錢借給別人,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;也不要向別人借錢,借進來會使你忘了勤儉。」
若朋友總是消耗你,他自己不努力,教育不好子女,四處借錢,就有可能他沒有償還的能力。
錢被消耗,自己的晚年,也會很難熬。
到了晚年,靜下心來,過好自己的日子。
人生就是這樣,有的人來,有的人往。
有些人,你很喜歡,但人家未必會在你的世界里停留。
而有些人,你與對方相處很累,但對方總是死皮賴臉地拉著你不放。
對于這樣的人,要懂得斷舍離。
遇到消耗自己的人,要學會遠離,學會斷舍離。還自己一個清靜的空間,安靜地過好晚年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