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‘子以母貴,母以子貴。’今太子母無號,宜立為皇后。」景帝聽到大行令的奏請勃然大怒:「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!」當即下令處死了大行令。
景帝認為一定是栗姬等不及了,才慫恿人這麼做的。一氣之下又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。突如其來的變故,栗姬根本來不及反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兒子被廢,不管她的內心如何憤恨也無濟于事,景帝根本不愿見她。原本屬于她的后位落到了王娡頭上;劉徹也成為了皇太子。向來驕縱的栗姬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。
郁郁寡歡的栗姬悲慘離世,她的兒子最終也被斬草除根。
栗姬是第一個走進劉啟心里的人,曾經的她深受劉啟的寵愛,兒子貴為太子,距離皇后之位僅一步之遙。
可惜她的低情商、嫉妒、任性,硬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爛。
景帝的皇后薄氏是個可憐的女人,從太子妃到皇后,多年來無子亦無寵。隨著照拂她的薄太后(太皇太后)病逝,她的皇后位置也岌岌可危。爾虞我詐的后宮中,不會有人憐憫她。
前元四年(公元前153年),栗姬所生的庶長子劉榮被立為皇太子。仗著景帝的寵愛,又是太子之母,栗姬越發的驕縱,目中無人。
這一日,館陶公主劉嫖來前來拜訪栗姬,無事不登三寶殿,劉嫖這次來是有她的打算。就是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太子劉榮做太子妃。在劉嫖看來,她貴為長公主,嫁給太子是門當戶對的事,事實上,她過于自信了。
一個女人嫉妒起來是不會考慮后果的,想起劉嫖數次給景帝進獻美人,害得自己的恩寵越來越少,栗姬干脆一口回絕了劉嫖的提親,讓堂堂的長公主顏面掃地。
栗姬不知道的是,雖然出了口惡氣,但是卻給自己以及兒子的未來埋下了禍根。
劉嫖是個有仇必報的人,既然栗姬不識好歹,那麼就重新找個聽話的人選。她將目標鎖定了自幼聰明伶俐,母子都深受景帝喜愛的——景帝第十子,膠東王劉徹。
王娡也是個聰明人,二人一拍即合。當即為子女定下了兩樁親事,一是劉徹和劉嫖女兒(即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后),二是劉嫖的次子陳蟜和王娡三女兒隆慮公主。在王娡和劉嫖的聯手操作下,栗姬母親被拿捏得死死的。
劉嫖對栗姬的打擊報復是非常直接的,她最擅長的就是在景帝面前無中生有地說栗姬的壞話,有一次,劉嫖對景帝說:「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,常使侍者祝唾其背,挾邪媚道。」
在漢代,人們對巫蠱之術深信不疑,景帝也因此開始惱恨栗姬。不過館陶公主所言并無實物證據,景帝也念在過去的情誼并未將栗姬治罪。
劉嫖經常在景帝面前夸贊劉徹,這個姐姐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。景帝也認為劉徹德才兼備,又想起王娡在懷他時夢日入懷的祥兆,所以對劉徹愈發的寵愛。
這些變化栗姬并未察覺,仍舊不知收斂。原本她還有一次翻盤的機會,只可惜被她的沖動徹底粉碎。
景帝一次生病,心情也不好,便告訴栗姬:「我百年以后,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與她們的兒子。」其實,景帝此言已有托孤和立栗姬為后的打算,只可惜栗姬并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。
她聽完這話,當即暴怒起來,她非但不愿意照顧其他有寵的姬妾子女,又出言不遜,還罵景帝是「老狗」。
景帝這下徹底看清她了,如果栗姬當了皇后,將來如果自己不在了。那麼她還不得像呂后一樣,殘害子孫。
王娡知道景帝惱怒栗姬,但要廢掉太子,并不是那麼容易,她靜靜地等待時機。前元六年(公元前151年)九月,無寵無子的薄皇后被廢黜,移居別宮。
有人哭有人笑,皇后的悲哀便是其他嬪妃的歡喜,栗姬理所當然地認為,這個后位非她莫屬了。而王娡也覺得機會終于來了。
向景帝奏請立栗姬為皇后的大行令正是王娡暗地里派人去的。這下栗姬徹底被打入地獄再無翻身的機會。最終王娡成功登頂后位,栗姬慘淡離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