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遇阻借勢領導,做好4點,既無告狀甩鍋之嫌,又推動問題解決
2023/08/23

工作中一般都是上對下的指揮,根據目標任務不同,讓員工出腦力和體力,讓公司背書和出資源,最終達成預期目的。

員工也是習慣了這種工作模式,任務到手,發揮聰明才智,遇到溝坎,不眠不休解決,任務完成,上交領導,「看,我又成功完成一項工作」。

想著在一次次任務完成中展示自己的能力,獲得進一步上位的機會。

現實卻是,一個人很難解決所有的問題,總有一些是力所不逮的,一些業務上的也許請教下老同事就搞定了,但一些大的、比較復雜的問題,

你可能需要求助領導,需要借領導的勢推動問題解決。

而需要領導出面解決的問題,絕大多數又能歸結到「人」的身上。

與冷冰冰的機器打交道一般是不要領導出馬的,只有與「人」打交道時才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。

部門協同、團隊協作,亦或是人與人之間利益糾葛的那些事

而去跟領導說涉及「人」的事,無外乎因為哪些人,導致工作卡殼了,希望領導出面。

這就涉及到單位里最敏感的一個話題:告狀

告狀這頂帽子一旦扣到頭上,對自己而言也許后面會被排擠,被孤立,人際關系變差,形單影只;對團隊而言影響團結不說,還會引來一些沒必要的「窩里斗」,讓一些人心懷不滿、灰頭土臉的離開。

告狀可謂是職場「毒瘤」一顆。

打個比方,跟領導匯報涉及「人」的事情,就如同在河邊漫步。

也許當事人內心坦蕩,感覺自己走在干涸的河灘上。

但如果不注意以下這4點,搞不好也會行差踏錯,結果不僅僅是濕鞋的問題了。

張穎接到上級單位通知,要求5日內提交一份報告,事關單位年中評定。

因報告涉及面廣,時間又緊,領導讓陳琪跟她一起干。

本來多個人分擔下挺好,但陳琪一會說接孩子,一會說回家做飯,一會身體不太舒服,活基本就晾在那里。

張穎自己的部分都要做完了,陳琪那邊仍不見好轉,催促提醒她,陳琪就說馬上做,但一轉身該干嘛干嘛。

張穎心想著還不如不給幫手呢,但現在再去做陳琪那部分,怕她產生別的想法,畢竟一起工作,撕破臉皮也不好。

去跟領導說吧,張琪第一反應「我是不是在告狀?」再者,擔心領導對自己有看法,懷疑工作能力,這點小事都搞不定。

張穎想的不無道理,但他忽略了領導在任務推進中所起的一項關鍵作用。

我在之前的單位遇到過一件需要協調多部門的事。

這對于入職不久的我而言,難度無異于翻越一座高山。

左思右想下找到領導匯報,沒想到他停下手中工作,帶上我,就去了需要協調工作的部門。

結果自然是理想的。

事后,領導對我說,工作中遇有你能力或權限完成不了的任務,不要不好意思,趕緊找我,不要拖著。

拖到出問題了,就難收拾了。

這給我了啟示:我們可以借領導的勢,反過來安排領導

回到張穎,她要提交的報告影響單位整體評價,領導會非常重視,所以才會安排一個人去幫她。

這就是基本點。

在遇到力不能及的問題時,應該趕緊借勢領導,不能讓事情拖下去。

但是,張穎擔心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,怎麼跟領導說才能避免扣上告狀的帽子呢。

比如,她帶著情緒,跟領導說,

陳琪做事太拖拉了,效率太低,我催了好多次也不管用,報告就差她那部分,一直完成不了。我也沒什麼好辦法了,您看怎麼辦吧。

你看這段話的埋的4個「雷」:

一是說事摻雜了主觀評價,對同事的動機和能力作出判斷。

比如說陳琪「做事拖拉效率低」。

類似的還有「XX同事一直在跟我對著干,在為難我」「XX根本不配合我的工作」等等。

既然是個人主觀評價,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能證實你的話。

「故意為難?沒有啊,誰說的,這不污蔑我嗎!」

一句話,就會將正常的匯報變為背后的告狀。

二是只抱怨,沒建議。

領導也不是不能聽你訴苦,但你說完了,至少應該給個解決方案,哪怕不成熟。

比如說完自己的苦累,跟上句「請領導跟XX談下話,幫助解決下問題」「請公司再提供XX資源,推動下任務進度」。

這樣落腳點是建設性方案,不是苦哈哈的訴苦。

三是有甩鍋之嫌。

遇事推卸責任這事,可以說是一種非條件發射。

而危機四伏的職場,也讓大部分人生發出第一時間甩鍋的生存本能。

但是在工作場合,最忌諱的就是推卸責任

事還沒成,領導正煩著呢,你叭叭地說這事跟自己無關,只會讓他更鬧心。

即使你把責任推卸得再干凈,對你的工作能力,依然會在領導心頭畫上問號。

像上面,報告沒完成可能就是陳琪的過,但有些話不能太直來直去。

記著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先往自己身上湊湊,比如「不知道是在哪里做得不對」「不知道是溝通時有哪里講的不明白」

繞一下。

四是進度不明確,含糊表達。

任務完成不了,到底還差多少,是完成了9成,還是只完成了1成?

不掌握進度,領導也不好定后面怎麼幫你,不確定要不要借你勢。

知道癥結所在,那就逐一擊破,來看以下的說法:

領導,您上次布置給我們的任務,我要給您一個反饋,需要您這邊一點建議(開頭引入)。

現在,這項工作已完成了80%(匯報進度),卡在了陳琪負責的XX環節(客觀描述原因)。

本來應該是上周五給我的,但今天周一了仍然沒有消息。

期間我也跟她溝通了很多次,但是都沒有什麼效果(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)。

我不知道是自己哪做的不妥當(從自身找原因),還是她有什麼難題。

找您也是上級這兩天一直在催我(為什麼著急找領導)。

要不您找她單獨聊一下,或者您叫過來,我們一起坐下來看看,怎麼把這個報告盡快完成,可以盡快給上級報過去(提出明確建議)。

這樣有理有據,坦坦蕩蕩,闡述客觀事實,避免主觀猜測,領導聽后不會懷疑你的動機和意圖,大機率會借你勢,推動問題的解決。

普通人是很難造勢的,地位不高也比較難以成勢,因為勢的到來是需要累積疊加才能產生的結果,所以,在工作中要善于借勢,特別是借領導的勢。

善于借勢,是情商高的表現。勢借得好,被借勢者,其實是愿意的。

因為有「借」必須有「還」

而下屬拿什麼還?唯有發奮工作,努力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。

而這,給領導提供了可以進一步晉升的資本,幫助他獲得更大的勢。

其實,這是一種雙向的反饋行為,各取所需。

女領導突然提拔你,無非兩個原因,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!
2024/04/22
面對裁員,別傻傻聽安排,聰明人都這樣做
2024/04/22
職場中,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,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?
2024/04/22
與領導搞好關系,沒那麼復雜,做好這三點就行
2024/04/22
領導不提拔你,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,三點看透
2024/04/22
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,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
2024/04/22
西方「金瓶梅」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》:靈與肉之間,忽略誰都不行
2024/04/22
《簡愛》:一個跪著的靈魂,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
2024/04/22
《白鹿原》: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,沒有例外
2024/04/22
《悲慘世界》:最悲慘的是,大多數人不是缺錢,就是缺愛
2024/04/22
《名人傳》之托爾斯泰:生命是一場虛妄,死亡是唯一的結局
2024/04/22
叔本華《人生的智慧》:「內心不幸」的人,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
2024/04/22
領導安排這3件事,老實人爭先完成,聰明人卻避之不及
2024/04/21
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,讓你不得不服
2024/04/21
被領導針對和排擠,別著急離職,三招教你應對
2024/04/21
出現這4種跡象,領導絕不會重用你,別抱幻想了
2024/04/21
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,讓你啞巴吃黃連
2024/04/21
同事想要害你,會悄悄做這四件事,看透強勢反擊
2024/04/21
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,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
2024/04/21
職場逍遙游: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
2024/04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