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·李贄《西廂》
童心說
龍洞山農敘《西廂》,末語云:「知者勿謂我尚有童心可也。」夫童心者,真心也。若以童心為不可,是以真心為不可也。夫童心者,絕假純真,最初一念之本心也。若失卻童心,便失卻真心;失卻真心,便失卻真人。人而非真,全不復有初矣。(部分節選)
釋意
童心即真心
人在最初未受外界干擾時都有一顆毫無造作,絕對真誠的心。
如果失去了童心即失去了真心,失去了真心,自然失去了做一個真人的資格!
小故事
蘇軾:糕餅換奇石
蘇軾與佛印是至交好友。
佛印擅詩文、書法,尤好收集奇石。
某年,二人同游赤壁。
聽聞赤壁山下的江水中,有許多玲瓏剔透的彩色石子。
兒童在江邊嬉水時,總能檢到幾顆。
蘇軾便拿糕餅,向兒童換取「奇石」。
煞有介事地當做禮物贈與佛印,還專門作了一篇《怪石供》。
直言:「齊安小兒浴于江,時有得之者。戲以餅餌易之。」
如此童心未泯,惹得佛印撫掌大笑。
感悟:
孟子說:「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」
偉大的人,童心純真不偽,本色自然。
與這樣的人交朋友,能夠幫你找回生活的樂趣。
一切事物都新奇有趣,心態也跟著年輕起來。